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就業優先戰略,搭建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與民營企業人才招聘供需對接高效平臺,助推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5月15日,省工商聯、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共同舉辦2025年“百城千校萬企”促就業行動現場推進會。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胡廣杰出席會議并講話。
胡廣杰指出,要勇擔就業優先的戰略使命。深刻認識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踐行國家戰略的現實需要,引導民營企業將自身高質量發展主動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挖掘優質崗位、強化社會責任,為穩就業作出應有貢獻。要以政校企合作為抓手,創新“招生即招工、入學即入職”培養模式,推動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讓人才“活水”精準澆灌產業發展“沃土”,實現“人才鏈”與“產業鏈”的雙向賦能。要整合城市資源、發揮高校優勢、激活企業活力,有效推動民營企業釋放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讓就業“穩”的根基更牢固、民生“保”的底線更堅實、社會“安”的基石更穩健。
胡廣杰強調,要激發更高質量創業就業動力。突出示范引領,發揮龍頭企業和工商聯執常委企業示范效應,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上創造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推動“頭部高校”與職業院校分類施策、精準對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就業擴容提質相協調。優化政策供給,建強用好 “蘇心聘”等數字化載體,加大“蘇崗貸”等惠企政策宣傳力度,幫助企業提升招聘精準度,激發創業就業積極性。打造特色品牌,培育一批政校企協同示范項目,凝練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江蘇經驗”,集聚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創新型市場主體,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促就業品牌,持續放大行動的輻射帶動效應。
胡廣杰要求,要構建促就業發展的良好生態。高校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要增設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生物制造等前沿交叉學科,推行“訂單班”“現代產業學院”等協同育人模式,加快從“學科導向”向“產業導向”轉變,從“知識傳授”向“能力塑造”轉變,從“畢業即終點”向“終身服務”轉變,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民營企業作為吸納就業主力軍,要發揮了解產業、熟悉市場、掌握技術的優勢,深度參與校企合作,在定向培養、實習基地建設、產學研融合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實現企業發展與人才培養雙贏。工商聯作為協同聯動主樞紐,要強化牽頭主體責任,打通政校企合作堵點難點,推動民營企業參與專業課程和實踐環節的設置與教學,鼓勵民營企業與高校共建實訓基地、創新創業基地和研究基地,助力形成產業技術研發協同生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宣傳教育,大力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營造“職業無貴賤,勞動受尊重”、 “基層就業,同樣出彩”等有利于就業創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會議期間,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軟件與信息服務、新興數字產業等領域開展專場招聘活動,近300家企業提供5000余個就業崗位。同步舉辦了產學研對接活動,省青年企業家聯合會、省數字經濟聯合會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圍繞科研成果轉化應用進行了對接交流。
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劉軍主持會議。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吳勇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尚洪波分別致辭。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顧潮宣貫就業政策。省數字經濟聯合會會長、南京聯創科技集團董事長孫力斌,南京開天眼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沖,南京金箔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江楠作了交流發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與5家企業及商會簽署了就業見習基地協議,為赴基層就業的2025屆畢業生代表頒發了“就業大禮包”。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成員潘漫,省政協副秘書長、省工商聯副主席胡明出席會議。各設區市工商聯負責同志,商會、民營企業和師生代表參加會議。本次會議由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省人才流動服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市工商聯承辦。
(來源:江蘇統一戰線網站)